这两天朋友圈被一则消息刷屏了——诺亚控股旗下歌斐资产起诉京东的案件开庭审理。这事儿让我不禁回想起2019年那个轰动全国的"承兴系诈骗案",谁能想到几个假公章就能撬动300亿的资金?说实话,从业这么多年,这么离谱的骗局还真是少见。
骗局揭秘:一场"完美"的商业骗局
记得当时看到案件细节时,我下巴都快惊掉了。骗子们伪造了整个商业闭环:假公章、假合同、假账本、假网银,甚至连电商后台系统都是假的!这简直就像在演电影,难怪网友们调侃说"真正的商战往往最朴实无华"。
这个骗局的套路其实很简单:承兴控股虚构了与京东、苏宁的供应链贸易,声称自己有大量应收账款。要知道,像京东这样的大平台应付账款,在金融机构眼里可是香饽饽。靠着这些"应收账款",骗子们轻松从金融机构套取了巨额资金。
供应链金融的两难困境
说实话,这种供应链金融诈骗案在业内并不少见。供应链金融本是个好东西,它能把单个企业的风险转化为整个供应链的可控风险。但问题在于,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太多了,金融机构根本无从核实每一笔交易的真实性。
我曾经接触过一家制造业龙头,它的供应商名录足足有200多页!这种情况下,金融机构只能"选择性相信",给了骗子可乘之机。说到底,这还是信息不对称惹的祸。
科技赋能:区块链或成破局关键
不过好消息是,现在有了区块链这个"照妖镜"。想象一下,如果核心企业能把应付账款转化成电子凭证,金融机构又能实时查验真伪,"萝卜章"的把戏不就玩不转了吗?
区块链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"去中心化"。去年我参观过万向区块链的供应链平台,他们把企业间的贸易往来都上链处理。这样一来,金融机构不仅能查看单个企业的信息,还能看到整个供应链的交易全景。
未来展望:数字凭证改变游戏规则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数字凭证方案。核心企业可以把应付账款变成可拆分、可流转的数字凭证,供应商拿着这个凭证就能去找金融机构融资。因为所有信息都在链上,每一步流转都清清楚楚,彻底杜绝了造假可能。
数据显示,万向区块链的平台已经服务了200多家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,帮助近万家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。这不,他们还入选了浙江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案例。看来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确实大有可为。
说到底,这起300亿骗案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:在数字经济时代,老旧的纸质凭证体系必须要革新了。只有借助区块链这样的新技术,才能真正堵住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漏洞。
顶: 33踩: 62
融地背后的金的供震之痛假章骗局一枚引发0亿应链
人参与 | 时间:2025-09-16 14:12:14
相关文章
- 沪港双城记:当区块链遇上AI,这两座城市能擦出怎样的火花?
- 重磅!Wormhole完成2.25亿美元融资,空投机会不容错过
- 老树发新芽?USTC和LUNC为何在11月意外暴涨60%+
- 加密货币狂欢背后:是春天来了还是昙花一现?
- 机构大举进军比特币ETF,但散户仍是市场主角
- Avalanche为何突然火了?资深分析师带你揭秘背后玄机
- eGirl Capital年度复盘:我们在2023年押对了什么?2024年加密市场将何去何从
- 区块链新贵TIA代币来袭!Manta Pacific带你玩转DeFi新生态
- 以太坊站上4700美元,这次真的能破历史新高吗?
- SEER KEY:SocialFi领域的下一个财富爆发点
评论专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