闹剧背后相的真的作秀集体精心员工一场辞职策划
上个月OpenAI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"集体辞职"大戏,现在回头看简直就像好莱坞精心编排的情节剧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700多名员工联名威胁董事会时,第一反应就是:这戏演得也太假了吧?果不其然,最近几位知情人士的爆料证实了我的猜想——这根本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逼宫戏码。 让我告诉你一个有趣的事实:真正在背后推动这封联名信的,是那些拿着高额股权、在OpenAI已经待了多年的老油条们。据内部人士透露,这些人在那个关键的周日晚上疯狂打电话,挨个"劝说"同事签名。说实话,这种操作让我想起了选举季的政治拉票——只不过这次拉的是一群科技精英的签名。 一位不愿具名的现员工私下向我吐槽:"你知道吗?我们就像被裹挟进了一场集体狂欢。那些大佬们把'要么签字要么被孤立'的压力玩得明明白白。"更讽刺的是,这些签了字的员工其实压根没打算真的去微软上班。 说到微软,OpenAI的员工们简直避之唯恐不及。一位员工的原话让我印象深刻:"我们逃离Facebook、Google这些大厂来OpenAI,就是为了躲开那些令人窒息的官僚主义。现在要我们去微软?那还不如直接辞职去考公务员!" 想想也是,这些习惯了硅谷创业公司快节奏的工程师们,怎么能忍受微软那种层层审批的企业文化?我在科技圈混了这么多年,很清楚这两个地方的文化差异有多大——就像把一群野马关进动物园。 不过说到底,最现实的阻碍还是钱的问题。OpenAI的员工待遇简直让人眼红:30万美元起薪,四年200万美元的股权——这还不包括那些超级明星员工的天价package。有位员工跟我算了笔账:"如果公司真垮了,我损失的可是能在湾区全款买房的钱!" 最搞笑的是,当时微软承诺"原样接收"的保证,在OpenAI员工眼里就是个笑话。一位工程师直接嘲讽道:"让我们相信微软会兑现承诺?那还不如相信ChatGPT能预测明天的彩票号码!" 有意思的是,微软这边也是一肚子火。想想看,公司一边裁掉上万名老员工,一边要给这群"空降兵"原封不动地保留待遇?有位微软的老同事跟我诉苦:"我们这些996的老黄牛连年终奖都缩水了,现在倒好,要给这群'造反派'发大红包?" 这场闹剧最终以Altman回归收场,但留下的启示值得玩味:在硅谷,员工忠诚度往往与期权数量成正比。当数百万美元的利益面临风险时,连最理性的工程师也会变成演技派。说到底,这不过是一场精心计算的利益博弈,只不过披上了"企业文化"的浪漫外衣。谁在背后推动这场闹剧?
为什么没人想去微软?
真正的顾虑:钱!钱!钱!
微软员工的怨气冲天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蓄势待发:27,500美元关口或将迎来突破
- 加密货币繁荣背后的环境代价:联合国敲响警钟
- 比特币高位盘整暗藏玄机?老司机教你如何把握震荡行情
- 当华尔街遇见区块链:代币化金融的破局之路
- 2025年南非交易博览会:一场金融界的非洲狂欢节
- 对话何一:一位女性创业者眼中的币安与职场平权
- N-Hub V2重磅升级:深度揭秘四大战略合作伙伴
- 法国加密货币税收全景:创新沃土还是监管迷宫?
- 比特币遭遇通胀冷水澡,12万美元关口能否守住?
- 牛市已至:这些被低估的加密资产值得关注
- 法国加密货币税收全景:创新沃土还是监管迷宫?
- 薄饼币(CAKE)的财富密码:这个BSC明星项目真的能让你赚翻天吗?
- 当支付巨头争相布局区块链:Stripe与Circle的Layer1暗战揭开序幕
- 房地产投资新纪元:ESTATEX如何用区块链改写300万亿市场规则
- Polygon生态大升级:POL代币能否开创Layer2新时代?
- 美国政府手里的比特币:一场意外造就的加密帝国
- 2023年9月23日区块链行业热点全解析
- OpenAI开发者大会前瞻:AI加密世界的10颗明珠
- 星链币STARL上演惊天大反转:暴跌后24小时翻倍的秘密
- 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浪潮中,商业银行如何破局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