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金融界新宠代币的资产最火A与化
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炮儿,我不得不说2023年的RWA(现实世界资产)代币化浪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这年头,连传统金融机构都开始放下身段拥抱区块链技术,这事儿要是放在三年前,我还真不敢想。 记得我第一次听说高盛用区块链发债时,第一反应是"这能省多少钱啊?"结果人家直接用数据说话:1亿欧元的数字债券整整省了15个基点,相当于给买家Union Investment送了个15万欧元的大红包。这让我想起华尔街那句老话:"时间就是金钱",现在得改成"区块链就是金钱"了。 摩根大通那帮人更狠,他们的Onyx平台今年预计要处理1万亿美元的回购交易,光交易费用就能省下2000万美元。这数字让我不禁在想,要是早几年就有这技术,金融危机时是不是能少裁点员? 有意思的是,中小企业也在享受这场技术红利。Intain这个平台通过区块链把贷款处理费用硬是从150个基点压到了50个基点,这简直是中小企业的福音。我认识的一个做贸易融资的朋友说,以前处理一笔跨境贷款要跑断腿,现在手机上点几下就搞定。 最夸张的要数Liquid Mortgage,他们把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报告时间从55天压缩到30分钟。55天啊朋友们!这要搁以前,一个季度都快过去了。现在30分钟就能看到报告,快得连咖啡都来不及煮好。 看着花旗、瑞银这些老牌银行也开始玩代币化,我不禁想起他们当年对加密货币的嗤之以鼻。现在呢?瑞银在新加坡给高净值客户发了4亿多美元的区块链货币基金,花旗则通过BondbloX平台向东南亚富豪推销数字债券。 说实话,这些银行的动作比我想象中快多了。去年他们还把区块链当洪水猛兽,今年就开始用它来赚钱了。果然在利益面前,谁都逃不过"真香定律"。 目前货币市场产品占了代币化资产的大头,收益率稳定在5%左右。但让人期待的是,像Hamilton Lane这样的机构已经开始尝试私募股权代币化了。虽然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,但想象一下未来能通过token投资顶级PE项目,这画面太美不敢看。 作为一个见证了多次金融变革的老兵,我得说这次的RWA浪潮确实不一样。它不只是技术层面的创新,更是在重构整个金融市场的运作逻辑。虽然前路肯定会有波折,但这个趋势,我看是挡不住了。效率革命:数字化的魔力
不只是大机构的游戏
传统金融巨头的"真香"现场
未来的想象空间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孙宇晨玩真的:HTX品牌升级背后藏着TRON的野望
- Friend Tech的生存之道:一场社交金融实验的冷思考
- Bankera:区块链银行业的破局者
- 空单大捷!ETH精准狙击30点,BTC拿下300点利润
- 以太坊迎来黄金时刻:机构疯抢、ETF火爆,十年大牛市真的来了?
- 牛市来袭!这五大山寨币或成十倍潜力股
- 印尼金融巨头BRI正悄悄布局一盘大棋
- Arthur Hayes独家观点:中国或将引领比特币ETF审批浪潮
- Web3的微信梦:ParaX如何让区块链变得像刷朋友圈一样简单?
- 亚洲区块链盛会:Arweave Day 2023亮点抢先看
- AIX银河纪元:为AI打造的数据新大陆
- 亚洲区块链盛会:Arweave Day 2023亮点抢先看
- Friend.tech起死回生:2000万TVL背后的逆袭故事
- 狗狗币的过山车行情:暴跌之后究竟路在何方?
- 两大金融巨头携手 改写中国资本市场新格局
- V神南洋理工演讲: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区块链十年心路
- FIL暴跌背后:老韭菜的深度思考与实战经验
- 交易的艺术:在取舍间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
- 9月12日加密货币投资指南:比特币现金为何脱颖而出?
- 稳定币江湖:为何USDC和DAI总是掉链子?
- 搜索
-